AI崛起的時代

簡介 被機器人取代的時刻即將到來,面對機器,人類只能束手無策嗎?
動機 與大家息息相關的事
大綱 具備哪些能力,才可不被機器人取代?
什麼工作逐漸被取代?又有什麼工作逐漸崛起?

具備哪些能力,才可不被機器人取代?

  1. 跨領域學習的能力

  2. 在未來,只專精於一個領域是不夠的,因為隨著科技發展,我們無法保證自己的專業不會被取代。

  3. 強化人獨有的「非認知」能力

  4. 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在於理解能力,而人與機器最大的差別在於「非認知」能力。

  5. 表達的能力

  6. 在未來,人不只與機器人搶工作,人與人彼此間的競爭也會更激烈,不想被取代,要有良好的口語文字表達能力,在溝通之前要先學習把腦中的想法講出來。

  7. 創造力

  8. 創造力是人類才有的一個能力,機器再怎麼樣也無法勝任創造類工作。

什麼工作逐漸被取代?又有什麼工作逐漸崛起?

AI盛行的優點與缺點
應用在哪些地方

優點

  1. 減少錯誤: 減少錯誤,並且有可能以更高的精度達到準確性。
  2. 更快的決策: 使用人工智能,可以非常快速地做出決策。
  3. 應用: 在今天的時代,AI被用於許多應用程序,就像Apple的Siri,Window的Cortana,Google的OK Google一樣。使用這些類型的應用程序,我們可以使用我們的語音與我們的設備進這使我們的工作變得輕鬆。
  4. 沒有情緒: 完全沒有情緒會使機器在邏輯上思考並做出正確的決定,在人類情緒與可能影響人類效率的情緒相關聯的地方。
  5. 沒有休息: 與人類不同,機器可以24小時 * 7天無故障地工作。
  6. 醫療應用: 在日常醫療應用中增加AI工具的集成可以通過最小化錯誤診斷的風險來提高治療效率並避免成本。
  7. 代表人類承擔風險: 在各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機器人代替人類來避免風險。
  8. 公用事業: 自動駕駛汽車,這將大大減少汽車碰撞的數量。面部識別可用於安全性。自然語言處理,以語言與人交流。

缺點

  1. 高成本: 硬件和軟件需要及時更新以滿足最新要求。
  2. 失業: 越來越多的機器導致失業和工作保障問題。隨著機器正在取代人力資源,失去工作的人數將會增加。
  3. 無法想出開箱即用: 機器人只能完成他們編程的工作。除了在其內部電路中存儲的任何算法或編程之外,它們不能有任何不同的行為。
  4. 法感受到同情和同情: 毫無疑問,機器在高效工作方面要好得多,但它們無法取代造成團隊的人際關係。機器不能與人類建立聯繫。
  5. 對機器的高度依賴: 在今天這一代人中,大多數人都非常依賴像Siri這樣的應用程序。有了機器的大量幫助,如果人類不需要他們的思維能力,這些能力將逐漸減少。在將來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時,人類可能會完全依賴機器,失去心智能力。
  6. 沒有創造力: 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你創造和設計,但他們不能建議你,因為他們沒有人腦的力量。人們是情緒化和高度敏感的- 他們思考,感受,聽到和看到,他們的思想受到機器完全缺乏的感覺的指導。人們有直覺無法替代。
  7. 沒有復制的人: 機器沒有道德價值觀和情感。

應用

靠AI幫助腫瘤科醫師,臺北醫學大學採用華生癌症治療輔助系統

根據IBM指出,WfO能在17秒內讀完250多本醫學書籍、300多種醫學期刊及1,500多萬頁的論文研究資料,並在10分鐘內提出最佳治療、用藥建議及支持證據,讓醫師和患者可以據此討論最適切的治療決策。

醫療與人工智慧的結晶-台大醫院『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

三大優點:放大十倍超清晰的3D立體視野、極靈活機械手腕在體內執行旋轉、抓取、捏夾等精細動作與、超舒適姿勢,所以能協助醫師進行長時間更為複雜、高精準度和高靈活度的手術,可以執行精準的切除、修復和縫合,並且盡可能保留重要的神經、血管和正常的器官,將手術的風險降至最低。料,並在10分鐘內提出最佳治療、用藥建議及支持證據,讓醫師和患者可以據此討論最適切的治療決策。

無人巴士

這部無人駕駛巴士「EZ10」由喜門史塔雷克(7Starlake)科技公司從法國引進,可容納12名乘客,6個座位加6個站位。全車有6台光學雷達,提供雷射測距和防撞機制,試驗期間車速為每小時20公里以下,遇障礙物自動停止。

杜拜推出機器人警察

杜拜首次推出人工智慧的機器人警察,在杜拜警察隊伍里,未來將會實現每四個警察里都會含有一個機器人,作為一個機器人,它擁有著堪比計算機的大腦,晶片中儲存著多國語言、人臉識別系統,它的身上還設置有觸摸屏供給路人與警察聯絡,而一些機械化的任務例如繳納罰款等都可以順利完成,因為不需要休息,機器人警察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巡邏。

AlphaGo

AlphaGo是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戴密斯·哈薩比斯領銜的團隊開發。其主要工作原理是“ 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指多層的人工神經網絡和訓練它的方法。一層神經網絡會把大量矩陣數字作為輸入,通過非線性激活方法取權重,再產生另一個數據集合作為輸出。這就像生物神經大腦的工作機理一樣,通過合適的矩陣數量,多層組織鏈接一起,形成神經網絡“大腦”進行精準複雜的處理,就像人們識別物體標註圖片一樣。

可感應觸覺的智能假肢

奧地利上奧地利州應用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將一根「感知強化」的假肢成功安裝到了人體。這支假肢首次實現了觸覺的模擬,這不僅能讓佩戴者更加安全(通過感知周圍環境減小摔倒的可能),還能幫助治癒患肢痛。

AI人臉辨識

工智慧(AI)是從校園研究室到IT軟體公司的另一種突破技術,軟體發展都朝向結合AI引擎,預期可以增加系統的智慧辨別能力。此外,近年來手機新賣點,生物識別技術也深受使用者歡迎,成為主流。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在互聯網影響之下物聯化的體現。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如音視頻設備、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影音服務器、影櫃系統、網絡家電等)連接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電話遠程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兼備建築、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為各種能源費用節約資金。